阅读历史 |

第183章 金印寺的钟声(1 / 2)

加入书签

王小石自报了姓名,也抱了拳。

他方才出手,替梁阿牛转危为安,以剑鞘退敌。

不过也留了手,出剑及时收了势,剑气虽然伤了刘传宗,但只是割破外皮,没有伤及筋骨。

王小石为人善良,正直,真诚,豁达,有一颗仁慈的心。

有“仁心”才练成了“仁剑”。

天衣居士最初觉得自己这个徒弟虽属聪慧,可不会有太大成就。

他认为王小石的“仁”太过,学武时会束缚手脚,不能全力以赴,无法有所突破。

直到后来天衣居士发现,王小石每天习武,学剑都是在练“心”。

心生意。

意化形。

形转式。

式传神。

他的剑法由“仁心”所发,人与招式浑然一体,随心所欲。而且比起天衣居士的“小销魂剑”,“小相思刀”更洒脱自如,更具神韵,还有横空出世的锐气。

最终成就了“凌空销魂剑”,“隔空相思刀”。

许笑一暗自欢喜,他清楚王小石的“仁剑”有朝一日成就在自己之上,庆幸收了一个好徒弟,让“自在门”将来可以继续流传,发扬光大。

他坚信王小石与生俱来拥有一种能量。

可以改变别人的力量。

“阁下想必是“晋北镖局”的顾局主,这位老先生的身手来看,应该就是名声远扬的“铁仙翁”。二位都是前辈,刚刚晚辈情急之下出手,确有不妥,还望多多包涵。”

此刻,王遇仙凑近王小石身边,杏目圆睁道:明明是他们不讲武德,先偷袭阿牛哥,你赔哪门子不是!

王小石微微拧眉,有点尴尬的说:你切莫多言,顾局主和刘老先生都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自然是讲江湖道义的人。

“你个糊涂蛋,忠奸不分,阿牛哥和廖师傅都遭遇危险了,却还为对方说话,真气死本姑娘了……蠢……蠢死了……”

王遇仙跺了跺脚,扭头就走。

而罗师傅明白王小石的用意,虽然占了上风,可他却不想拼个你死我活,不如话语中先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缓和彼此的紧张气氛。

能讲和,就绝不动手,这也是镖行的宗旨。

何况对方情况不明,或许还有强力的援手也说不定,到时未必能讨得便宜,恐怕会陷入苦战。

王小石也正如罗师傅所料,他不愿打。只想让这趟镖别有差错,还担心方恨少的伤势,所以打算讲和。

顾奇峰阴冷的目光,发出丝丝寒意,仿佛要生吞活剥了对手。

可方才王小石那一剑,也不由让其心生畏忌。

他多年来混迹江湖,遇过不少大小阵仗,算是见多识广。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剑,这样的剑法。

河东路最闻名的几名剑客,比如“一剑西来”宇文长空,“七色剑客”舒映红这对师兄弟及不上这般惊艳的剑法。

至于另一名高手“飞声剑影”沐浪花……

——不行!

顾奇峰心中念到沐浪花时,瞬间就有了答案,“飞声剑影”没有“凌空销魂剑”飘逸潇洒,灵动写意。

除非……

或许……

应该……

只有他,还有他的剑方可与之媲美。

他就是楚衣辞。

剑是“铁剑”。

铁剑大将军是个霸道,霸气,霸王一般的人物。

他的剑法同样配得上一个“霸”字。

楚衣辞的“霸剑”能否胜过王小石的“仁剑”?

——难测!

——难料!

——更难分!

然而目下,顾奇峰深知自己断然敌不过对方的“挽留神剑”。如若王小石全力以赴,哪怕和刘传宗联手,也最多只有四成把握。

身后的刘传宗忍着伤痛凑近顾奇峰,并在他耳畔低语了几句。

顾奇峰眉目一舒,神情趋于平静,全无恶意。

“王少侠,你的大名顾某早有耳闻。自在门第三代弟子,金风细雨楼的前楼主,武林中赫赫有名的英雄少侠,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今天这桩闲事你不该管!”

王小石含笑回道:朋友的事,在我眼里都不算闲事,何况涉及朋友的安危,绝不能袖手旁观。

顾奇峰左边脸一紧,右边脸微笑道:那你的朋友是作奸犯科之流,还要为其出头,这不是为虎作伥?

王小石轻吁道:我这位朋友平日里是有点顽劣,但却做不出伤天害理之事。想必有什么误会,还请顾局主明察。

“误会!”

顾奇峰接着冷哼道:劫镖抢银,杀害官差,屠戮村民,还大闹“晋北镖局”杀了十多名镖师,这难道是误会?

王小石惊异的瞪大眼珠问道:什么!你说他一个人干了哪些勾当?

“他们与贼首沈虎禅一起作案,连续抢劫了“大顺钱庄”,“通宝商号”的镖银。又在桃园县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