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人骨茔(1 / 3)

加入书签

(一)

也遂大叫一声,撒腿便向旁边的大墓室方向跑去,铁木真见状只好紧跟上去。二人连头也不回,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离开这可怕的地方。

身后并没有人追来,也不知跑了多久,铁木真终于拉着也遂停了下来,二人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尽可能地让剧烈跳动的心脏稍稍平复下来。

“铁木真,你觉得刚才那老头是谁?”也遂惊魂未定。铁木真回忆了一会儿,对她说:“也许是那个痴迷于昆虫的皇帝,也许是向我们一样从外面闯进来的人,总之,能够用各种昆虫和人类尸体为食的一定不是正常人。”

也遂不理解的问:“不是说一千多年了吗,那皇帝到现在还活着?”铁木真倒是不奇怪,尤其是经过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自己对穿越时空和不死之身已经见怪不怪了。看那老头的洞穴内堆积成山的昆虫,应该少不了年头了。

“我唯一有点不理解的是,在这深入地下的洞穴里他是怎么捕捉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昆虫的,难道此人平时还出来不成?要是那样的话,他一定知道出口在哪里。”铁木真猜测道。

也遂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二人才仔细打量了一下现在所处的位置,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墓穴,可以说相比刚才的大墓穴要整整多出来一倍的空间,看上去像三四个足球场这么大。只用肉眼观察就能清晰的看到连接这个大墓穴的通道就有七八条,对于二人来说空间更大了才好,有更充足的空气,也有更多找到出路的可能。

就在铁木真一边仰着头观察头顶的墓穴,一边起身朝墓穴的正中心的方向走去时,也遂突然大叫一声:“小心!”,伸出手一把拉住了铁木真。直到这时,铁木真才注意到,刚刚只顾着抬头看上面了,却没有留意脚下的地势变化,自己前面的地面不知何时陡然下降,已经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前。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要结结实实地摔下去了。

也遂正要责怪铁木真走路都不看脚下,二人却被眼前的一幕景象惊呆了。

只见偌大的洞穴下方,是一个方圆几百米的圆形深坑,坑壁与地面的落差达到了两三米。坑中满满当当地排列着一排排的尸体,如同被人整整齐齐码放好一般。只是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所有的尸体已经腐烂成骨,放眼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全是人骨架。

“这里怎么会有万人坑呢?”铁木真疑惑道,“难道是那虫子皇帝搞的人殉?”

也遂惊恐地望着脚下的景象,一时不知说什么。突然,眼尖的她发现了什么异样的东西,指着脚下白骨旁边的墙壁上说道:“快看这里有字,是不是记载了这个人骨坑的来历?”

二人当即小心翼翼地下到坑底,果然,整个坑壁上面都被整齐地垒上了一圈石头,有的石头上面还能依稀看清雕刻的花纹和字迹。也遂看了看这字迹,形状弯弯曲曲的,好像蚯蚓之类的虫子一样,更奇特的是大部分笔画的一端都带着一只小鸟头一样的符号,看上去挺漂亮,就是一个字也认不出来。

铁木真仔细看了看,说道:“鸟虫篆,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

也遂好奇地问道:“这么古老的文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

铁木真笑道:“我七八岁时就开始跟随父汗一起四处征战,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的遗址和书籍,算是见多识广吧。这种鸟虫篆在中原的南方地区出现过,主要流行在春秋后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尤其以那时的楚国使用最为广泛,只不过这类文字写起来太复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不多,主要是在祭祀和造墓时才拿来使用”。

说着,铁木真一边沿着石壁走动,一边捡起脚下的铜质器具,对也遂说道:“你看这只钟,上面刻的也是鸟虫篆,还有这个匜,用来洗脸的东西,上面也有。”

铁木真想了想,说道:“对于鸟虫篆来说最有名的还是传说中始皇帝使用的传国玉玺了,传说用一整块上等的玉璧和氏璧雕刻而成,底部就是用鸟虫篆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意思是既然君主顺应天命,就应当让黎民百姓长寿安宁,使国运永久昌隆”。

“后来随着秦始皇统一文字,鸟虫篆也就慢慢消失了。”铁木真说,“从这里的鸟虫篆的使用规模来看,应该是一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建造的,而且那时候南方的一些国家也还保留有人殉制度。”

铁木真一边浏览着石壁上的文字,一边将意思翻译了出来。大致就是讲的在楚国南部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名为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世代以养蚕缫丝为生。

在蚨国南边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父亲勤劳勇敢,女儿美丽能干。因为母亲去世的早,父亲一直视自己的女儿为掌上明珠,时刻与女儿形影不离。

尽管家中贫穷,但父女二人一直苦中作乐,也不觉辛苦。家中还有一匹通体白色的骏马,是平日里劳作和出行的劳力。一天父亲要去很远的地方,临走之前实在放心不下自己的女儿,便留下了白马为女儿作伴,这白马通晓人性,不但可以日行千里,还能识途辨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