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5章 心服口服的李玉山!(1 / 2)

加入书签

第425章心服口服的李玉山!

咚咚咚!

披着铠甲,腰挎长剑的薛三郎迈步向前,用力的敲响了李家庄园的大门。

很快,吱呀一声,大门打开了一条缝。

一名年轻门房,透过门缝看见了外面的薛三郎诸人。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位军爷,有事?”

薛三郎说道:“速速通禀你家少家主,有故人来访。”

年轻门房连忙说道:“请稍候片刻,小人这就去禀报少家主。”

不一会儿。

年轻门房去而复返,和另外一名门子齐心协力的推开了沉重的大门。

一身锦袍的李玉山,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也是大步来到了门前。

“门子说有故人来访,我道是谁,原来是徐小公爷,不,现在应该称为摄政王了。”

相貌儒雅,文质彬彬的李玉山,一眼就看见了徐乐,他急忙是拱手见礼。

这个李玉山,和徐乐也算是有着几面之缘。

当初在京城的时候,徐乐和李玉山斗过诗词,当时徐乐就让李玉山羞愧败北,这才是使得李玉山返回了南方,不然的话,李玉山估计现在还在京城呢。

显而易见,徐乐之所以将惠州当做是第一站,自然是因为他认识李家的少家主李玉山,徐乐也是认为,有这么一层关系,或许可以事半功倍。

徐乐微微一笑道:“一别两年,李兄别来无恙乎?”

李玉山笑道:“王爷也看见了,在下一直龟缩在这惠州,已经是变成一个乡巴佬了。”

徐乐轻笑道:“李兄太谦虚了,这惠州人杰地灵,十分繁荣,往来善贾不绝,岂能是什么乡下地方。”

李玉山略有些苦涩道:“惠州是热闹繁华,但是和王爷相比,在下是自愧不如啊,王爷这两年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此精彩旅程,真是让人羡慕啊。还有昔日好友苏文德,现如今也已经官拜参知政事,仕途上平步青云,更是让在下感到脸红啊。”

徐乐笑容满面:“李兄何必自卑,以李兄的才学和胆识,要是想入朝为官,那还不是信手拈来,若是李兄愿意,我可以为李兄引荐一二。”

李玉山苦笑道:“多谢王爷,引荐就不必了,王爷有所不知,在下是身不由己啊,家父年事已高,这李家的生意,往后都要落在我的肩上,我却是离不开惠州了。”

很显然,李玉山的心里,还是有点自卑和酸楚的。

想当年,他和苏文德一起在京城厮混,影形不离,关系十分的要好,可是如今却是变得不一样了,苏文德已是参知政事,未来有可能拜相封侯,反观他呢,则还是区区一个秀才,连个官身都没有,这是让李玉山感到悲哀的事情。

和故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总是会让人感觉伤心的。

徐乐从怀里取出来一封信,他说道:“说起苏文德苏兄,这是苏兄托我带给李兄的。”

在出发之前,苏文德也是特意写了一封信,毕竟他和李玉山的关系极好,由他来劝说一番,想必能够起到奇效。

李玉山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倒是有些阴晴不定。

苏文德信上所写,无非是叙叙旧,然后拜托李玉山多多照顾徐乐而已。

徐乐正色道:“今夜我来此,主要是为了拜见令尊,若是方便,还请李兄引见一下。”

李玉山说道:“王爷来李家的目的,在下已经知晓了,不过在下有一个条件,若是王爷能够完成,那么在下就将王爷引见给家父,并且在下还会支持王爷在惠州的一切举动。”

徐乐惊喜道:“哦?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李玉山郑重说道:“在下斗胆,想请王爷作首诗,或词。”

在京城的时候,李玉山败给了徐乐,他显然还是不死心,一直是想要找回场子,所以在此刻,李玉山也是希望用诗词,给徐乐一个下马威。

“好,我答应李兄了。”

徐乐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若是说别的考验,徐乐估计还会思考一下,但是说到诗词,徐乐当然是丝毫不惧了,他脑袋里可是还记得很多名诗词,在这上面,他非常的自信无人能及。

徐乐稍微想了想,便是信口一开:

“咳咳,听好了,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对了,还有一首,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徐乐一连念出了两首诗,都是足以名传千古的好诗。

这两首诗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是身体一震,有些呆滞。

哪怕是不懂诗词的人,也能够听出来,这两首诗的意境,实在是太过于美妙了。

对于懂得诗词的人来说,更是有着极大的冲击。

李玉山便是如此。

当徐乐念出第一首诗的时候,他脸色已经是变了,变得吃惊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