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叶朝的统一和统治(1 / 2)

加入书签

<叶朝统一全国>

许子骞率领起义军攻破洛阳后,杜詹退守开封,成朝灭亡后,杜詹又退往南方,起义军顺势攻取开封,1558年,许子骞在长安称帝,建立大祁政权。许子骞建立大祁政权后,他率领十八万大军北上进攻盛朝,李彰也率领二十四万大军南下,两军在晋阳展开会战。许子骞首先率领军队进入晋阳城,李彰没有立刻攻打晋阳城,而是采取赵诩提出的“围而后攻”的策略,攻占了晋阳城周围的古交、阳曲、寿阳、晋中、太谷、清徐六座城池,把许子骞的军队死死包围在晋阳城内,李彰劫走许子骞的粮草支援,打败前来支援许子骞的军队,许子骞的军队被死困在晋阳城内,许子骞的军队被困在晋阳城内四个月,粮草将尽,一时间军心动乱。之后盛朝的军队展开猛攻,此时许子骞的军队军队混乱,战斗力大大减弱,1558年,盛朝的军队攻破晋阳城,许子骞大败,战死于晋阳城内,史称“晋阳会战”。“晋阳会战”是叶朝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为叶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晋阳会战”后,盛高祖李彰继续率领军队西进,进攻大祁政权,不久之后攻破长安城,1559年,盛朝灭亡大祁政权。盛高祖李彰率领军队灭亡大祁政权后,不久之后,1560年,盛高祖李彰在向西进攻的途中病逝于许昌,盛高祖李彰病逝后,他的儿子李绍晔即位,是为盛太祖。盛太祖李绍晔即位后,派大将吴颤率领军队攻取济南、淮北、淮安等城,盛朝成功统一北方。盛朝统一北方后,1562年,盛太祖把盛朝的国号改为叶,建立叶朝,定都邯郸,李绍晔就是叶高祖。叶高祖李绍晔建立叶朝后,整顿国内,恢复民生,发展农业,整顿军队,筹备粮草,准备南下进攻南成,为叶朝统一全国做好了准备。

叶朝整顿国内,整顿军队后,1565年,叶高祖派大将吴颤率领二十八万大军南下进攻南成,开启了叶朝统一全国的进程。吴颤率领军队南下后,攻取金陵、合肥等城,吴颤率领军队越过长江,杜詹率领军队驻守在桐汭。桐汭城是南成都城临安的最后一座大城,杜詹必须守住桐汭,而杜詹只有不到五万大军,吴颤率领军队向桐汭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叶朝和南成开展了“桐汭之战”,杜詹死守了桐汭四月之久,杜詹为了保存最后的实力,他撤出桐汭,带着成徽宗退往番禹,把南成的都城迁往番禹。吴颤继续率军南下,攻取潭州、洪都、临安等城,之后又率领军队西进,攻取西川,随后直攻番禹,南成将领罗询死守苍梧,苍梧城被吴颤率领军队攻破,罗询战死于苍梧城下。之后吴颤率领军队攻打南成的都城番禹,1569年,南成的都城番禹被叶朝的军队攻破,南成灭亡,杜詹和成徽宗张儁耀投海自杀,叶朝成功统一全国,叶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叶朝的政治机构>

叶朝统一全国后,叶高祖李绍晔把叶朝的都城迁往北都,把北都改名为北京。叶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叶朝的统治者没有之前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借鉴统治经验。叶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后,偌大的疆域,盛朝时期的六旗制度也不再适用,叶高祖就把六旗制度设为叶朝的中央政治制度,这六个旗长称为旗王,这六个旗王都是叶朝的宗室,在中央朝廷拥有极大的政治权利,也就威胁到了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制度则继续沿用成朝时期的制度。到了叶宣祖李钰霖在位时期,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宣誓铃族在全国的正统地位,叶宣祖就不再使用成朝时期的制度,对全国进行了发展,创立出一套新的制度。

叶宣祖首先创立了诏本制度,诏本是朝中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员向皇帝提出的各种事件问题,向皇帝请求处理意见或请求皇帝同意自己的处理事件措施的一种文书,这些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只有等到皇帝的批改提出处理时间措施或同意后才能实施措施,但紧急时候也可以先斩后奏,但如果处理措施不正确,就会遭到处置。之后叶宣祖结合六旗制度,在六旗制度的基础上,创建旗处制。旗处制分为六处,分别是军机处、阁务处、监制处、财税处、科举处、司法处,叶宣祖把这六位旗王分别分配到旗处制的六处。

军机处是叶朝的军事机构,掌管叶朝国内的军事事务,其中最高长官是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拥有和皇帝一起讨论调兵的权利,最终经过皇帝的同意调动兵权,军机大臣只能和皇帝一起商谈调兵事务,调将事务由皇帝自己决定,军机大臣有出调将主意的权利,却没有干涉皇帝调将的权利。军机大臣之下有军机尚书和军机将军,军机尚书和军机将军的权力相当,但是他们两个的权力都在军机大臣之下,军机尚书职务是执行军机大臣颁布下来的调兵任务,然后由军机尚书之下的军机司马接受命令到军营处执行任务,并留在军营随同参与战争,任务达成后方可回朝复命,同时军机尚书还负责着国内的军费开支;军机将军的职务是领兵打仗,在皇帝的派遣指令下统兵作战,军机将军拥有统兵作战的权利,但实际兵权还在皇帝手中,在每次军机将军外出作战时,皇帝会派自己的亲信宗室跟随作战,协助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