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启航(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清晨卯时初,林东照旧起身与众亲随在小校场锤炼武艺,在此乱世林东是一刻不敢松懈,这技艺乃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一刻不得荒废。

当最后,林东箭术静心的时候,林海来到校场,默默的看着儿子箭箭中靶,欣慰一笑,吩咐一旁的黄汉一句,悄然回返。

林东更衣后,依照林海吩咐来到书房,只见林海,李明峪正一人一盏香茗谈笑风生。

林东进去一一请安,落座后,林海略一示意,李先生用他那温厚的声音介绍一番。武之望还算厚道,拨下五千石粮,三万两白银,还有一些布帛接济灾民,不过,今后是没有接济了,登莱支援辽东沿海诸岛几十万军民,也是左支右拙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后续,林海、李明峪接洽各级衙门,到手就是四千石杂粮,两万余白银,其他都是漂没了,这还是本应是漂没大户的登莱巡抚没有插手,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

“父亲大人,造铳、造炮、造船的工匠可是求来?”林东最是关心这等人手。

“东儿,造铳的匠户为父要了十余户,造炮只有五户,只会造大小弗朗机,至于造船的匠户,实在紧缺,只有两户,还有几个学徒。”林海也是尽了全力了,这几日紧忙,连他这指挥都亲自上阵,可想而知,忙碌程度。

“父亲大人,李先生多辛劳了。”林东也不是初哥,大明官场的潜规则是心知肚明,辽饷直接关系到大明生死,还不是照样漂没,贪婪的各个利益集团只会计较此次有多少好处,不会想想今后大明一旦不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到最后只会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后世大明勋贵被抄家斩杀殆尽,也是报应。

“东儿,你几时出海。”林海最关心的是林东的首航,这是舰对舰的搏杀,不过没有办法,林东谁得劝言也不听,一定要亲自出海。

“父亲,孩儿打算后天出征,我相信定会旗开得胜。”林东深知父亲的担忧,于是表现的胸有成竹。

林海欲言又止,长叹一声,饮茶不语。

“父亲,孩儿需要近海的一个岛屿,作为存储辎重,驻扎船舶的基地。最好是常年不冻。”以林东现在对黄海的熟悉程度,只有求助林海。

林海沉吟片刻,这个地点,登莱北面,东面,水师巡哨频仍,十分不便,“靖海卫东南三四十余里,有大小三岛,大山子岛,二山子岛三山子岛,港深水阔,可泊福船,正是我威海水师的防地,只有附近渔船避风聚集,以威海水师泊地占之,日后渔船避风可驱使其到三山子岛。”

林海轻啜一口茶。“另,靖海卫石岛湾湾阔水深,适合建港造船,与威海卫同属文登营统辖,海边土地贫瘠,想那靖海卫也不能为难我等。”

林东记下两处地点,决定自己实地探询一下。接下来几天,船队备足辎重,兵甲,药包。天启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巳时初,多云,微风,福海号、海龙号、海豹号、海狗号、苍龙号、苍云号、苍雨号,升帆启程出发。

林海、林秦氏没有来码头送行,林海是持于自己指挥身份,林秦氏则是不忍看到林东走向危险。林猛带领林锋,林娥来到码头送行,两小又是眼泪汪汪,他们再小,也是知晓大海的风险,恐怕二哥回不来。

没有出发的仪式,此行严格保密,官兵不许向家人告之去向,也几乎没人前来道别。

在与林猛互道珍重,安慰了林锋、林娥后,林东登上福海号,福海最后起锚,林东站在甲板上挥手与兄妹道别,留给林东最深的印象是,冷清的码头,孤寂的几个身影,在几个亲人相送下林东踏上了未知的航程。

两日后,林东先是到达了石岛湾,经过简略的测量后,确定石岛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良港,此地东向大海,水深,海湾广阔,适合设立港口,由于地势平坦广阔,更适合建立船坞,这是天赐的建立船厂的好地点。

林东放下大半心。开头还算顺利。三日后,林东兴致勃勃的登上大山子岛,在探测了二山子岛,三山子岛,大山子岛,并确定了此岛确实天然良港后,林东的心情确实不错,自己的基地终于确定了。

林东带人环岛一周,岛东西长,南北狭,北半部稍平缓,南部山势陡峭,南北皆有合适的港口,最终,林东与众船头商议后,定下北部平坦处设港。

诸事完毕后,林东命海狗号、苍雨号返航,回威海向林海求援,从威海运来五百辽民,与材料先在岛上建立港口、栈桥以及屋舍,还有护卫的炮台。

林东预估几项建完,岛上也就没有多少平坦的地界了。两船返航后,林东在岛上停驻一天,第二天卯时初,船队径直驶向东南,林东望着渐渐消逝的小岛,看看自家小小的五艘的船队,想想郑芝龙、刘香、李魁奇等人动辄几百艘的船队,只能是长叹一声任重道远啊。

琉球国至十五世纪初立国以来,仰仗着其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背靠大明这个中央帝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天赐良机,大明与日本交恶,两国之间许多的贸易都通过琉球中转,琉球人因此得利丰厚,琉球人每年因中转贸易而产生的巨额利润引来了垂涎的饿狼,琉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