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83.秦时风韵(110)二更(2 / 3)

加入书签

现在秦国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能伺机而更变,若分兵数目与战力与自家预料相差甚大,那函谷关与阴晋之间必须相互增援。

此,必然增大秦军伤亡。

桐桐深吸一口气,听不见秦军战鼓之声,伏击需得蛰伏,静悄悄以待敌军。

反之,五国会盟之地,五国大纛五种颜色,迎风而展,上书列国国名:赵、魏、燕、楚、齐!

对应的大纛之下乃五国之鼎,鼎前案几上乃牺牲若干。

点兵台上,战鼓雷动。

旷野之上,六十万人马浩浩汤汤,看不到尽头。

此时,点兵台下,五人并列。

赵国庞煖,魏国魏无忌,燕国太子姬丹,楚国国柱项燕,齐国丞相后胜。五人着各国铠甲,挎剑而上,一步一步登上了点兵台。

庞煖建议:“信陵君之能,列国皆知!信陵君伐秦之决心,众人皆可见证。因而,老夫举荐信陵君为五国联纵军纵长。”

魏无忌连连摆手,预要谦虚推辞。

项燕却道:“项某以为甚妥!”说完,就看向燕太子姬丹:“殿下以为呢?”

姬丹忙道:“丹年轻,多赖诸君。听吩咐便是!”

后胜不曾打过仗,齐国几十年未有大征战,他连连摆手:“同!同!”

项燕又道:“赵国为首,当推庞老将军为统帅,诸位以为呢?”

“妥!”

“妥!”

魏无忌与庞煖相互对视一眼,而后朝项燕一礼:“项国柱大义!”

不争权,一心促成合力以伐秦,胸有大义,此便为项燕。

五人调换位置,以魏无忌为尊,其次庞煖。

而后,魏无忌站于高处,重敲战鼓,满场皆静!

“自周氏衰落,列国兴起,便战事纷争不断。秦国据守崤函之险,称霸天下。狼子野心,欲灭诸国,代周而立!是故,当应天时,顺人心,共伐之——”

“共伐之——”

“共伐之——”

“共伐之——”

魏无忌看向诸国统领:“应天时,顺人心,五国联纵,歃血为盟,伐秦除暴!”

庞煖拿起匕首,割手指使血落于皿中,“五国联纵,歃血为盟,伐秦除暴——”

亲随端着托盘于项燕面前,项燕割破左手手指,血滴答落入同一器皿中:“五国联纵,歃血为盟,伐秦除暴——”

随后为后胜,再次为燕太子,最后回到魏无忌手中。

器皿中五人血,而后注入酒水,一共七觞:告天知,敬一觞;告地知,敬一觞。而后一人一觞,共举。

庞煖高高举起酒觞,对着下面的将士:“暴秦攻伐诸国,天下苍生罹难!哪一国不丧城池于秦?哪一国不失子民于秦?今日,举大事,共诛暴秦!”

“共诛暴秦——”

“共诛暴秦——”

“共诛暴秦——”

酒饮尽,魏无忌手一挥:“出兵——”

尘烟飞扬处,大军进发——伐秦!

“报——长公主,斥候密报——”

桐桐匆忙打开,而后破译过来,递给蒙恬:“送于蒙骜上将军。”

蒙恬接过密报,转身就跑。

蒙骜升帐,在中军账中。王龁、王翦二人在坐!

“上将军,密报!”

蒙骜接过看了,递给王龁王翦,而后看舆图:“敌军过少水,停于瀖泽一带。”

桐桐亦在看舆图,少水应该在山西境内,大约是沁河;而瀖泽,亦是山西境内,大约是晋城辖下。

敌军迄今都没有分兵!

难不成真冲着函谷关而来,不往蒲坂渡河往阴晋去?

“报——”

魏无忌看向大帐之外,急报进来:“……斥候有去无回,似遭遇秦军截杀。”

姬丹叹气:“秦长公主掌控消息之严密,实乃罕见。”

庞煖亦起身:“早在数月之前,老夫已派军士化为流民,混入秦国,稍微等等再做决定不迟。既然秦军对消息掌控严密,那……”他左右看看,问:“……军中可安稳?”

项燕起身:“不若于空旷之地议事,只我等五人,其余一盖人等尽皆在五十步之外。”

善!

于是,选空旷之所在,燃篝火,于此地议事。

魏无忌看着舆图:“秦必然掌握诸国动向,难不成会毫无准备,等我等闯关?”说着,他点着函谷关外:“我忧心此地乃设伏之地,秦军以逸待劳,只等我等自投罗网。”

正议事,远远又听到一声接一声的急报:“报——报——”

传唤而来,竟是在大营之外抓到三人,此三人自称是燕国人,乃燕太子姬丹之宾客。

姬丹起身:“押来我见!”

魏无忌抬手,便见有三人被压来,打头之人不正是田光。

姬丹忙道:“松绑!”说着,便疾步过来,“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