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1 / 7)

加入书签

“朕突发奇想罢了,诸卿平身。”朱祁钰笑道。

您还是老老实实当个皇帝吧,不要别出心裁了。

“那烙印什么字合适?”

耿九畴又跪在地上道:“铸钱自唐以来,铜钱背面,便以通宝、天宝、元宝、玄宝、泉宝等等叫法。”

“但又跟各时代,皇帝的年号有关系,比如唐懿宗咸通玄宝,就是因为通字重复,就改用玄宝,而元宝二字又是史思明先用,史思明乃大唐叛臣,所以弃用元宝,改用玄宝。”

“微臣以为,叫景泰通宝即可。”

耿九畴的意思中规中矩。

反正换个字可以,千万别把人头像放在银币上,那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背面可用景泰通宝四个字,但正面嘛……”

朱祁钰沉吟。

耿九畴脸都白了,陛下您千万别再整幺蛾子了!

“银币不同于铜钱,铜钱有个穿线用的方口,银币没有。”

“不如在正面烙印大明龙旗如何?”

朝臣松了口气,好在皇帝没把谁的脸烙印在上面。

“龙旗可是天子旗?”

大明没有法定国旗。

但也可以算是有国旗,就是天子旗,也叫日月旗,也叫三辰旗。

“朕欲用天子旗,作为大明国旗,凡大明之土,便可插国旗。”朱祁钰又想幺蛾子了。

耿九畴的脸直接白了:“陛下万万不可啊!”

“天子旗昭示着天子降临,岂能乱用于民间?”

“而且,天子九旗,俱是御用之物,谁敢僭越用之?”

“请陛下将国旗和天子旗区分开来,万不可混用!”

这本来是礼部和太常寺的活。

我耿九畴帮你们背锅了。

朝臣又都跪下:“求陛下收回成命!”

“诸卿,朕又不是听不进去谏言的无道君主,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朱祁钰无语了。

都说了是建议,你们不听反驳便是,动不动就让朕收回成命,怎么?你叫成命啊,老让朕收回?

陛下,您脑子正常吗?

哪有将天子旗乱用的?

“都起来,今天没朕的命令,谁也不许集体下跪!”朱祁钰较上劲了。

奉天殿的朝臣哭丧着脸站起来。

殿外的臣子又跪下山呼海啸,求陛下收回成命。

“让他们闭嘴!”

朱祁钰无奈道:“阁部设计一面国旗,在奉天殿外做三根旗杆。”

“三根旗杆,中间一根最高,挂天子旗;”

“左边旗杆略低于天子旗,挂大明国旗;”

“右边旗杆略低于国旗,挂大明军旗。”

原来还是加强集权啊!

那臣等明白了。

“陛下,升旗有什么讲究?”耿九畴问。

“每月大朝会前,先升旗,有重大活动、奏凯献俘、祭祀天地时要升旗。”

“升旗乃肃穆之事。”

“升旗时,天下人跪伏在地,恭迎三旗。”

“除天子可站立,太子可行单膝跪礼外。”

“其余人人等,皆行跪礼!”

“没有例外,不跪者诛九族!”

您这一说,我们就明白了。

说来说去,就是加强皇权呗。

只有天子可以站着,太子单膝跪地。

这是削王权呢。

把太子和诸王区分开来。

“陛下,那重新设计的国旗、军旗,有何讲究?”耿九畴又问。

“国朝旗帜混乱,各司都有自己的旗帜,朕欲统一旗帜。”

朱祁钰悠悠道:“国旗要融合历朝历代的大旂,取精去糟,设计出一面,绵延国祚之旗。”

“国旗所立之处,俱是大明领土!”

“侵大明国土者,虽远必诛!”

“军中都有旗帜,而军旗,是军中最高旗帜。”

“高度最高,级别最高,旗帜最元素最丰富,区别于各军将的军旗。”

“无朕之明诏,不许擅自悬挂军旗,悬挂军旗,犹如朕亲临!”

皇帝用军旗,昭示着军权归属。

等于攥住军权。

朱祁钰斟酌道:“阁部也可设计一面旗帜,可悬于公衙之上,不可升上旗杆。”

“各军将的旗帜,也要做出区分。”

“所有旗帜,不得高于三旗;除战事外,所有旗帜不得升上旗杆,可悬挂,但不能升上旗杆。”

“再做一个方寸之间的小旗,绣在军袍左胸之上,百户以上,可佩戴军旗;”

“都指挥使以上,可佩戴国旗;”

“正二品官员以上,官袍上可绣国旗,正式场合穿着。”

“国旗设计出来后,悬挂于天下各地,挂国旗之地,皆是大明之土!”

然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