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6章 士绅的屁股,烽烟四起以报之!(1 / 8)

加入书签

而在后宫中。

胡濙见到了自己的孙女,她发髻高盘,嫁为人妇。

“祖父,漭儿已经会叫娘了,陛下说他早慧,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胡贵菊只和胡濙说孩子的事。

她轻轻抚摸着小腹,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她又有身孕了:“祖父,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了母亲孩儿才知做长辈的不易。”

“是啊,老夫一把骨头,不也得为孩儿拼命吗?”胡濙淡淡开口。

胡贵菊微微一凝:“祖父,孙女不是这个意思。”

“算作老夫为皇五子谋划一番,只希望他日后能安分守己。”

胡濙在敲打孙女,万万不许产生夺嫡的念头。

千万不要仗着娘家的势,就骄纵皇五子夺嫡,那是万劫不复的事。

“孙女明白。”

胡贵菊的任务,就是说动祖父,为皇帝效命。

胡濙清楚,孙女从小懂事聪慧,应该懂得轻重:“你在宫内安心侍奉陛下,汝祖、父、兄皆会为你外张罗忙碌的,人得一世富贵,已经难求了,我胡家得了三世富贵,足够了,不能再要求太多了。”

正说着呢,皇帝走了进来。

妃嫔的住处,也是按照北京紫禁城的宫殿住。

胡濙赶紧站起来,跪在地上,恭迎皇帝。

“老太傅请起。”

“朕方才下旨免了您的礼数,盖因胡妃是您的孙女。”

“您又是朕的肱骨,让您给她叩拜行礼,怕是她日夜不得安稳。”

朱祁钰亲手将胡濙扶起来:“今日在这,您是朕的长辈,没有君臣。”

胡贵菊是皇妃,哪怕是亲祖父,也要行大礼的。

被皇帝免了。

胡濙却借杆上爬:“陛下,那老臣有两句劝谏之言,请陛下听进去。”

胡贵菊脸色微变,示意祖父不要说了。

朱祁钰摆摆手,坦然道:“您说。”

“老臣不说那些废话,只有两句话劝您。”

“若事有不逮,您立刻回銮,老臣为您收拾残局。”

“若事情顺利,请您高抬贵手,为江南留下几分元气!”

胡濙叩首。

“朕听进去了,老太傅请起。”朱祁钰道。

“老臣还有一句话。”

胡濙道:“若事情顺利,请陛下改立太子,稳定东宫,莫要再生波澜了!”

朱祁钰以为胡濙会支持他的亲外甥登基呢。

“陛下有嫡长子,皇二子。”

“理应改立皇二子为太子,再请封原太子为亲王。”

“如此一来,顺理成章,大明国本稳定,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波澜了。”

胡濙不想让皇帝再闹了。

皇帝一闹,大明就有倾覆之嫌。

大明需要安稳下来,他的日子不久了,他死前务必要看到大明稳定下来,他才能安心的去见太宗皇帝。

而这,就是胡濙支持皇帝的条件。

“朕听进去了。”

“谢陛下谅臣僭越之过!”胡濙磕头。

朱祁钰坐在圆桌上,发现胡贵菊脸色惨白,他轻轻拍拍她的肩膀:“朕和老太傅的感情,非旁人可比,不会因为几句话就失了彼此信任的。”

“谢陛下宽慰。”胡贵菊松了口气。

“老太傅也坐这。”

朱祁钰指了指旁边的凳子,但胡濙坚决不坐,而是坐在锦墩上,比皇帝矮一头。

“江南事,老太傅有何看法?”

胡濙整理下思路,道:“老臣以为,当快刀斩乱麻,拖下去,反而会出乱子。”

“朕刚才诏见了诏狱中的倭寇首领。”

“朕欲招降倭寇。”

“但朕又担心,把这匪首放回去,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而且,那倭寇是否心向大明,都不好说。”

胡濙却道:“陛下,倭寇是癣疥之患,招降与否都不重要,大患是这里。”

他指了指地面。

“朕派宋伟去督盐,很快就会打开局面的。”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已经让银作监,在南直隶开一家压币局,江南的银子,就在南直隶压。”

胡濙翻个白眼,您是为抄家做的准备吧?

“朕这一路走来,看到一片繁华。”

朱祁钰道:“老太傅,您说朕看到的,是真还是假呢?”

“您为何这般问?”胡濙诧异。

“过于繁华了,三年时间,就做到这一步,若是三十年,大明的繁华程度根本不敢想啊。”

朱祁钰有点不信。

“陛下,盛极必衰,永乐朝、宣德朝也这般繁华,景泰元年时又是何等模样啊?”

胡濙直言不讳:“陛下,不管您看到是真是假,只要您盯着人口数字,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