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章 建文疑云,胡濙病故,地中海纵火犯(1 / 8)

加入书签

周玉率领一万骑兵,在本地向导的指引下,走奇台穿过沙漠,绕过沙漠,去偷汗庭。

范广则分兵多路,南下翻越沙漠招降西域诸地。

他则亲率步兵,退回吐鲁番,在吐鲁番沿线筑城,战局进入僵局。

对峙半个月后,阿黑麻带着两个儿子撤回汗庭,去和准噶尔打仗。

准噶尔闻听大明撤了,他们立刻撤兵,带着汗庭的金银财宝,撤回领地,以亦力把里(伊宁)为界,侵占马合木的领地,建立准噶尔汗国。

看见残破的汗庭,阿黑麻一口气没上来,吐血重病。

他深知两个儿子极具军事天赋,野心自然也大得可怕,汗位交给任何一个儿子,都会引发战争。

临死前,他做出最英明的决定,把部落拆成两半,将西边封给大儿子,被准噶尔部占领的地区分给小儿子,让他们各自为汗。

阿黑麻一死,东察合台汗国算灭亡了。

满速儿和萨亦德主持军政,强敌压迫之下,友好分割军队。

整个冬天,在吃不饱穿不暖当中度过,很多牧民死去。

景泰二十一年,春。

满速儿和萨亦德联手,西征准噶尔汗国,一战打崩了准噶尔汗国,收复失地。

阿失刚刚当了大汗,屁股没坐热呢,就被赶走了,灰溜溜北迁滚回自己的领土去。

也得承认,这兄弟俩军事天赋太强。

萨亦德分帐,因为汗庭残破,他决定迁都喀什,兵锋向西开拓,建立叶尔羌汗国。

七月,满速儿东征吐鲁番。

范广收下塔里木盆地东边绿洲,大明建立统治。

该动手的,大明绝不含糊,不然军粮不够,也没人来管理这些地盘。

满速儿东征,和范广在吐鲁番僵持。

这时,一道噩耗传来,汗庭又被占领了,亦力把里丢了!

满速儿以为是准噶尔又来了,立刻撤退,回到汗庭才知道是明军,根本就想不通,明军是从哪冒出来的。

周玉以一万军力,攻克了亦力把里(伊宁),又将附近富裕的城池,大火焚烧,在满速儿撤回来时,直接撤走。

满速儿手中七万大军,皆是一顶一的精锐,对明军能以一换二,对准噶尔精锐也是以一换一。

再强的军队,也架不住吃不饱肚子啊,满速儿立刻大失军心。

富裕的城池都被周玉给烧了,牧场被放了,大量牛羊被杀,横尸遍野。

满速儿再厉害,没吃的也不顶用啊。

被迫离开亦力把里(伊宁),退往阿拉木图。

他走也不让明军好过,把骑兵放出去,祸害吐鲁番去,甚至把沿线的城池彻底给烧了,谁也不给谁留,不愿意走的能杀的杀。

气死满速儿的是,得知周玉得手后,范广逃离吐鲁番,撤回哈密了。

而吐鲁番被明军糟践的,除了破房子,别的啥都没有了,他去祸害了个寂寞。

因为大明也没少屠,没少抢。

满速儿带着眼泪撤到阿拉木图的。

以前东察合台汗国是穿鞋的,自然和大明讲道理,现在他变成光脚的了,看看大明敢不敢建设吐鲁番。

你敢建我就敢烧。

准噶尔又来捡便宜了,也是哭着走的。

范广绝对够狠,不要吐鲁番了,太烂了,我们大明也不要。

富庶百年的吐鲁番,莫名其妙荒凉起来。

屹立近二百年的东察合台汗国也彻底崩溃了,灭在了大明之手。

捷报传到中枢。

朝臣也傻眼,人没少杀,钱没少,地方一寸没占,这叫什么胜仗啊?

东察合台汗国确实没了,但多了七万海寇,西域的大门对大明彻底关闭了。

这仗打得,是有功,但好像也没功。

朱祁钰忍俊不禁:“这仗打得不错。”

这还不错呢?

“诸卿,先从战略上看啊。”

“东察合台汗国存在,对大明来说,百害而无利。”

“现在呢,东察合台汗国没了,变成了满速儿、阿失和萨亦德三支势力。”

“准噶尔兵势最强,约有十二万战兵。”

“满速儿七万,萨亦德七万,但萨亦德在喀什,应该不想再东征了。”

“满速儿的七万大军,供养都是问题,用什么东征?无非是落草为寇!”

“落草为寇反而是好事,你们想想看,七万大军,大明最少需要十五万骑兵,才能硬碰硬。”

“范广手里骑兵就剩下十万了。”

“这场仗要不是周玉建立奇功,咱们根本没法从东察合台汗国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七万骑兵落单了,难道大明还吃不下吗?”

朱祁钰对战果很满意,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的,当初制定的东察合台汗国计划,用五到八年时间的。

阿拉木图是养不起七万骑兵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