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疑惑(1 / 2)

加入书签

内城,午时,朱雀大街的菜市口,这里是整个内城里,大大小小十几个菜市口里,人流量最多的。</p>

一般,朝廷如果有什么需要昭告天下的事情,都是会在这里的告示栏张贴告示。</p>

就在菜贩和卖货的吆喝声中,一队金吾卫极速向着告示栏而去。</p>

通过这一队金吾卫的动作,许多有经验的商贩和百姓,都知道,朝廷这是又有大事通知下来了。</p>

旋即,那一队金吾卫的身后,便跟了无数想要一探究竟的百姓。</p>

来到告示栏,领队的金吾卫士卒拿出一张告示,张贴上后,便守在了一旁。</p>

瞬间,百姓们蜂拥而至,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告示的内容。</p>

只听一个读过几年书的中年人,看着告示说道:“今,雍州有难,地龙翻身,方圆三千里化为废墟,数万万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而,陛下仁慈,爱戴百姓,数十年来,减免赋税,然,朝廷绒兵边境,抵抗大武,故,国库空虚,时也,向各商户征借钱粮。”</p>

“借一万至十万两者,五年内税收减少半成至一成,借十万至五十万两者,税收减免一成至两成,而借五十万两以上者,税收减免两成至三成,明日申时截止。”</p>

”望,君民一心,共同度过此等难关。”</p>

待到这中年人读完告示,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p>

有人道:“哎呀,朝廷这是缺银子,向我们百姓借银子了吗,可是一万两才能减免半成的赋税,我这一年都赚不到百两银子。”</p>

另有人道:“你没看告示上说吗,是向那些富商们借银子,跟我们没什么关系。”</p>

“不过,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这二十多年,赋税确实是减免了很多,不过,告示上说,朝廷屯兵边境,抵抗大武国是什么意思?边境的清水关,不是被先帝赔给了大武国吗?”</p>

先帝遣人偷取龙舟图纸,败露后,在大武国的威压下,赔偿了边境三城,这是大乾百姓心里,最大的痛。</p>

所以,大乾的百姓,是最痛恨大武国的,哪怕是大武国的一些商人来大乾国做生意,都是千难万难。</p>

有一位老者说道:“朝廷要对抗大武国,咱们百姓啊,一定要全力支持,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躲回来清水关啊。”</p>

听到老者的话,那位金吾卫的领队笑道:“老先生,告诉你,清水关等边境三城,已经夺回来了,是咱们的平安侯夺回来的。”</p>

话音落下,场中瞬间变得寂静无声,良久才有一位二十多岁的书生说道:“此言当真?是平安侯夺回来的?”</p>

金吾卫领队道:“自然当真,所以朝廷现在屯兵边境,就是为了防止大武国反扑,这才导致国库空虚,需要向你们借银子,支援雍州。”</p>

那书生听后,兴奋道:“平安侯,平安侯,果然是我辈楷模,不亏是三国诗会时,一人压服大武国的绝世才子,竟然把清水关等三城从大武国手里夺了回来。”</p>

听到书生的话,很多百姓只觉得平安侯的名号有些耳熟,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是谁。</p>

不过,听到那书生说,三国诗会,一人压服大武国,绝大部分百姓便想起来了那么一个人。</p>

据说他是六扇门的捕快,三国诗会时,大武国以势压人,让大乾国学子,丢尽了颜面,是那个捕快出手,一人便让大武国众人哑口无言,甚至还要挑战大武国的大儒。</p>

这个消息,当时在京城很快就传开了,所以,不管是京城的学子,还是百姓,纷纷夸赞秦平安是大乾第一才子。</p>

有人道:“原来是他,原来是他啊,去年三国诗会,他不还只有二十岁,还只是一个捕快吗,这一年多过去,他就已经帮我们夺回了清水关,还封了侯爵,这是真的吗?”</p>

有一位公子哥打扮的年轻人道:“呵呵,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平安侯,过了元正也不过是二十二岁,他不但在三国诗会一人压服大武国,甚至还去浔州,找到了残害几十名孩童的歹人,还给当地百姓一个公道,虽然我叔父在朝当官,但是,我最佩服的就是平安侯。”</p>

随即,便有人符合道:“这平安侯,不止是我大乾第一才子,更是文武双全,乃我大乾栋梁之才啊。”</p>

“是啊,是啊,只是不知平安侯如此年轻,有无婚配啊。”</p>

“你问这个干什么?你觉得就你家妹子那种姿色,能配得上平安侯吗?”</p>

“你,你。。”</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