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起(1 / 2)

加入书签

傍晚,安府,安之勉的家中。</p>

前厅里,圆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有几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围坐在一起。</p>

安之勉坐在主位上,神情淡然的喝着酒水。</p>

他的左手位,一位肥胖,穿着一身紫色衣袍的男人询问道:“安兄,这朝廷借钱一事,你怎么看?”</p>

他的对面,一位留着八字胡的男人符合道:“是啊,安兄,你手眼通天,据说你的未来女婿是平安侯,我们可是得到消息,平安侯是现在是陛下的宠臣,你肯定知道的多。”</p>

“请安兄指点一二,我们要不要借银子给朝廷。”</p>

随着一天的发酵,平安侯秦平安的名字,彻底响彻了整个京城。</p>

当初,浔州的孩童失踪案后,秦平安的名字,还只是京城一些达官显贵知道有这样一个人。</p>

后来,从大燕回来后,他被封为了平安侯,更是让那些人加深了对他的印象,更让整个大乾,都知道了有一位年轻人,被封了侯爵。</p>

爵位,只有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的人,才有资格受封,大乾已经很多年没有加封过爵位了。</p>

所以,一时间大乾各地人士,都对这位新晋的平安侯充满了好奇。</p>

而如今,他在边境抵抗兽潮,收回了清水关,秦平安的名字彻底响彻了整个京城,甚至大乾各地。</p>

有心人探查下,把秦平安的事迹都一一调查了一遍。</p>

所以,他与安妙伊的关系,也已经不再是秘密。</p>

这几位富商来找安之勉,就是想确定,朝廷下达的借钱政策,是否可信,因为安之勉是平安侯的未来老丈人,他知道的,肯定比自己更多。</p>

安之勉看到几位好友期待的眼神,面色如常,但是心中却异常的高兴。</p>

安妙伊选择了秦平安,他虽然是安妙伊的义父,但是他尊重女儿的决定,只要女儿喜欢,他就一定支持。</p>

从开始对秦平安的无感,到后来的还算满意,到现在的十分满意,安之勉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女婿,只不过,以他的身份,能不能让他成功的把安妙伊娶回家,就未可知了。</p>

安之勉缓缓道:“各位,你们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朝廷向我们借钱的注意,就是平安侯想出来的,而我,已经准备了五十万两借给朝廷。”</p>

其实,秦平安在昨天已经找过安之勉了。</p>

朝廷借银子,肯定是观望者众多,哪怕同意借,恐怕也只会借很少。</p>

这就是需要一个人带头,安之勉就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p>

今天晚上,如果这些人不来找安之勉,安之勉也会去找他们。</p>

其他人在听到安之勉的话后,不由一惊。</p>

五十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他们都能拿的出,只是借这么多给朝廷,日后真的能收的回来吗?</p>

虽然宇皇仁慈,但不代表朝廷官员是仁慈的,对于那些当官的,他们看的比谁都透彻,贪心,霸道,想尽办法从他们这里收取钱财。</p>

这也是他们犹豫的最大原因。</p>

看到他们惊讶的表情,安之勉笑了笑说道:“我之所以愿意拿出五十万两,不是因为平安侯是我的未来女婿,而是因为,我相信平安侯的人品。”</p>

同一时间,京城各大商户富商都聚在一起,商量着借钱的事情。</p>

而他们所有人都有了一个共识,相信平安侯,以他愿意为了帮浔州百姓找回孩子,与歹人生死相杀,为了边境安稳愿意以身犯险,单枪匹马与兽潮搏杀的情况来看,他是一个可敬,可信之人。</p>

翌日,早朝,宇皇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户部尚书的汇报。</p>

“陛下,昨日告示张贴出去后,百姓们反响很大,很多人都愿意借银子给朝廷,但是都不过是一些普通百姓,他们拿不出太多的银子。”</p>

“可,京城中,那些商户富商,却没有任何动静,鸿泸寺中,前去探听情况者不少,但是都是问问就走,却没一个人真正愿意借银子,所以。。。”</p>

宇皇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昨日告示张贴出去后,一直到现在,一文钱也没借到?”</p>

户部尚书无奈道:“是的。”</p>

满朝文武的心,瞬间都跌入了谷底。</p>

雍州之难,已经过去了三天,如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