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021 我来给你下帖子啊(1 / 3)

加入书签

陈琮回到房间, 迎着颜如玉殷殷期待的目光,倒头就睡。

这一觉睡得特别好,无梦无扰到天亮, 脑子一旦休息过来,转得就特别快,半睡半醒间, 忽然理清不少事。

——那个肖小姐,代表“姜红烛”一方, 她跟麻布女人又是一伙的。看来, 麻布女即便不是姜红烛, 也绝对属于密友近亲。姑且假设, 麻布女=姜红烛。

——前一晚,姜红烛多半潜藏在葛鹏的小面车里, 寿爷的情况, 也一整晚都不乐观。后来,自己帮金媛媛还车,把小面包车开出了停车场,寿爷这头就“有所好转, 看着像要醒”。这是否意味着,姜红烛即便不在寿爷身边, 也能隔空对他做一些不好的事,但这“隔空”有距离限制、不能离得太远?

——昨天下午, 寿爷“情况直转直下,又睡死过去了”, 显然是姜红烛又回来了。

——那团邪诡的人形黑影消失之后,瞎子说了句“哎,又走了”, 用了个“又”字。也就是说,黑影(很可能)=姜红烛。瞎子也能看到黑影吗?他和那个叫“阿欢”的,自寿爷出事起就一直守在房里,他们是起什么作用?

——击退黑影的,是一根水晶钢锥。金银尖玉石尖都不行,为什么非得是水晶呢?水晶能克姜红烛?

——当然了,最让他费解的是,他怎么就莫名其妙地看到黑影了?点香的后遗症?这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吗?

谜团太多,脑子渐渐带不动了,陈琮无奈地睁开眼睛。

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那点子残余的惺忪睡意,瞬间就没了。

眼前香雾缭绕,药烛的雾气浓结成片,覆盖在他身周,好似罩了个结实的棺材盖子。

陈琮拿手挥打了几下,从香雾“盖子”里钻出来,刚一冒头,就听到梁婵雀跃的声音:“你醒啦?”

这姑娘,怎么跑他屋来了?

陈琮还没来得及说话,看到身侧,哭笑不得。

昨晚上,床周围十来个凳子,点了十多根药烛,也就一夜功夫,凳子增加到二十来个,每个凳子上都立了三四根蜡烛,烛头高低错落,轻微摇曳——陈琮琢磨着,自己百年之后开个追思会,点的蜡烛估计都没现在多。

洗漱间门响,颜如玉擦着脸出来了,瞥了眼梁婵,神色间明显不满:这女的一大早就来了,一通操作,扰他清梦,连回笼觉都没睡成。

梁婵笑眯眯的,像只报喜鸟:“我来给你下帖子啊。”

***

梁婵早上去找梁世龙吃饭,恰好碰上她爸和马修远聊事情,就蹭着听了听。

话题围绕两点展开。

一是照顾好陈琮,他身上有伤,昨晚那药烛估计早烧完了,得续上,再加多点量,药效足才能好得快。

二是陈琮换对接了,这一次,他的对接是寿爷。

寿爷身体还很虚,没法亲自去送,不过礼和帖都备好了,委托梁世龙代办,梁世龙有点拉不下脸,不想登这个门,于是又拜托马修远。

梁婵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陈琮就从嫌疑人成了香饽饽了,但人家交好运,她也跟着开心,再加上陈琮受伤,她本来也想去探望,就插了句:“我去呗。”

梁世龙没意见,都是姓梁的,梁婵出面,也算不负寿爷所托。

马修远也跟着笑:“小婵儿去好,漂亮小姑娘,一看就喜气。”

于是梁婵抱着一大摞塑料凳、拎着一兜药烛,高高兴兴地来了,对颜如玉再四翻来的白眼视若无睹,为陈琮布置好追思现场之后,就尽职地守在边上,就等着他一睁眼、好第一时间送上帖礼。

……

寿爷的帖子是一张名片,很古朴干净的手作棉纸,上头用黑色钢笔写了“何天寿”三个字,再无其它。

陈琮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他喜欢手写的名片,一笔一划都透着用心。

礼也很厚重,是个手握件、菠菜绿的碧玉葫芦,雕工细腻,灵巧可爱,葫芦嘴上开了个眼,可供穿线,葫芦底下有个方方正正的金色“寿”字印,陈琮先还以为是刻刀篆刻、金粉填充,细看才发现是嵌金丝工艺,那个“寿”字,是用金丝凿嵌进去的。

这礼可真绝,撇开材质贵重、工艺精妙不说,葫芦,谐音“福禄”,底下再加个“寿”字,既把民间最满的祝福纳进来了,又暗合三老之意。

他不能免俗地估了下价,没十二三万估计下不来。

梁婵羡慕坏了:“寿爷是你对接哎,三老都多少年不渡人了……这葫芦也好看,唉,我连号都没有呢。”

颜如玉也凑过来看,啧啧有声:“陈兄,从黑山到寿爷,从无礼到重礼,这才几天啊?昨晚上你做什么了,怎么出去回来、一夜之间,身价就拔地飞升了?”

陈琮想说什么,忽然想起福婆的那句叮嘱。

——刚刚的事,对谁都别说,这是要命的,懂不懂?

他笑了笑,说:“没什么,就聊了会。”

颜如玉看了他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