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 师爷坦言,东西送去了王府(1 / 2)

加入书签

听闻程知节的一番话,尉迟敬德是听的一脸懵。

此刻,他的目光落在程知节的身上,心里忍不住暗想:

我苦思了那么长时间的一个事儿,怎么感觉好像从你的嘴里说出来,那么简单?

虽说这尉迟敬德没有想明白,但雍州王却是一点即通,瞬间领会到了程知节的言外之意。

“老千岁此言甚妙!”

“好!”

“就依老千岁之言!”

雍州王爽快的说道。

见雍州王已经答应了下来,程知节连忙笑道:“哈哈哈!殿下果然聪慧,那依殿下之见,李家庄的那小子什么时候可以让他回去?”

雍州王权衡利弊之后,这才回道:“现在恐怕不行。”

“待我明日升堂宣判之后,再让他回去,不知老千岁意下如何?”

眼见雍州王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了,程知节也不再所说什么。

只是爽朗的笑道:“如此甚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在这里打搅殿下了。”

接着,尉迟敬德也起身向着雍州王行了一礼,道:“多谢殿下。”

一番寒暄之后,尉迟敬德与程知节一并离开。

两人离开之际,恰逢李轩从房间里出来。

看到

尉迟敬德与另外一人并肩而行,共同从这雍州府衙走出,李轩的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又转瞬即逝。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浅淡的笑意。

“看来,的确是宝珠从中相助,等我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谢谢宝珠才行。”

李轩笑吟吟的说道。

守在门口的捕头听到李轩的这番话,脸上露出来一脸的茫然。

“李公子,您这是怎么了?什么宝珠相助?”

捕头看向李轩,询问道。

对此,李轩可不想跟他细说。

再说了,即便是说给他听,李轩觉得他也不可能知道这宝珠是何许人。

反倒不如不说来的利落。

因此,李轩只是模棱两可的说道:“说了你也不知道,还是不说的好。”

捕头见这李轩竟然还卖起关子来了,顿时对此感到有些不屑。

捕头冷哼一声,道:“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还卖关子,老子还不想听呢!”

李轩也不再回家,直接退回房间里,不再理会这名捕头。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雍州王则去再度前往丞相府,把今天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登门拜访的事儿给禀报了一下,以询问房玄龄的意思。

房玄龄在得知情况以后,陷入了沉

思。

经过一番思量,房玄龄觉得,当前除此之外,在无它法。

毕竟这李轩乃是皇家骨肉,而那宝珠又是功臣之后。

可难就难在不仅有这两位牵扯其中,还有那门阀士族出身的卢俊卿!

李轩与宝珠.……不论哪一个,都动不得。

但那卢俊卿又岂是好惹的?

再者,这件事的确是那刘掌柜率先上门挑事儿的。

如此以来,也只好判他个上门行凶未果反被杀,这也并不为过。

到时候,只要能够再拿出点儿证据来,即便是卢俊卿心生不服,却也无可奈何。

打定主意后,房玄龄这才缓缓开口,道:“程老千岁的意思,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你回去仔细的查看一下,若是没什么漏洞的话,就这么办吧。”

见房玄龄也觉得这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雍州王回道:“是,多谢房相指引。”

拜别房玄龄,雍州王返回府衙,当即就对这个案件的相关信息,以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且仔细的思索每一个细节。

以求万无一失。

见雍州王已经开始整理卷宗,师爷当即意识到,这件事,雍州王是已经打算要了结这桩案子了。

介于先前师爷已经

让卢俊卿把东西给雍州王送去了王府,因此上,见雍州王打算了解,师爷连忙上前,关切的询问道:“王爷,这个案子,目前还没有调查清楚呢,您这是已经要结案了吗?”

雍州王闻言,倒也没有把师爷的这番话放在心上,更完全没雨听出师爷此言的弦外之音。

只是与平常一般,把手里已经整理好的卷宗递给师爷,淡淡的回道:“不错,本王打算明天就宣判。”

“帮本王看看这卷宗,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师爷连忙接过卷宗,打开查看了起来。

经过一番查看,师爷发现雍州王竟然打算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那刘掌柜,与卢俊卿。

至于李轩……

却是个无辜受累的可怜之人。

这让师爷的心里感到很是意外。

显然,他也完全没想到雍州王竟然要突然这么判。

“王爷,这个案子,您确定要这么了结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